(English)
Sino European Innovation Institute S.r.l., with registered office in Via Maurizio Quadrio 23 – 20154 Milano (MI), CF and P.IVA 09595230963 ( later described as “Holder”), as owner of the data processing, inform You under Article 13 D.Lgs. 30.6.2003 n. 196 ( later described as “Privacy Code”), and the Article 13 UE Regulation n. 2016/679 ( later described as “GDPR”) that Your data will be processed with the following modes and purposes:
1) Subject of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purposes
This data processing sees as subject all the personal data, biographical and/or identifying, given from You at the moment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tract for the services offered by the Holder.
Moreover, further data may be automatically gathered and processed, such as technical data ( for example IP address, browser type, location data) and/or cookies ( please go to section “Cookie”).
Your data is used for:
a) Ensuring the access to the services You negotiated by contract and providing You with the concerning assistance (for example messaging service);
b) Communicate our initiatives (for example promotional material about new services and events)
c) Conduct analysis activities and reports connected to the use of the negotiated services;
The possible refusal to give your consent to the data processing for the unique “purposes of provision of the service” – reported sub a) – will make it impossible to use the service itself.
Your data will never be used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those above indicated.
2) Processing mode
The processing of Your personal data is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operations indicated under the Article 4 of the Privacy Code and Article 4 n.2) GDPR and precisely: data gathering, registration, organization, conservation, consultation, elaboration, modification, selection, extraction, comparison, use, interconnection, block, communication, cancellation and destruction. Your personal data are subject to paper and electronic and/or automated processing.
Data is gathered by the subjects indicated in point 4, under the indications of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security measures under the GDPR (art.32) for its processing through computer, manual and automated tools and with logic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urposes explained above in point 1, and anyway to ensure the data safety and confidentiality.
The data processing is carried by the Holder and/or the controller and/or sub processor.
3) Retention period
For the purposes in point a) the Holder will retain the personal data for the necessary period to fulfil the above objectives, while complying with current laws, and in any case not over the legislative deadline under Article 2946 c.c. (10 years).
For purposes of direct marketing and possible profiling- as in point b) and c) – personal data will be retained for a maximum period equal to the one provided for in the applicable rules, i.e. 24 and 12 months.
Invoices, accounting documents and data concerning the commercial activities, will be retained, according to the law, for a maximum period of 10 years.
4) Entities data can be transmitted to
Your data are available for the purposes shown in Article 1:
a) To the employees and collaborators of the Holder in their quality of responsible and/or officer in charge and/or internal sub processors of the data processing.
b) Companies playing a role strictly connected and useful to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 also technical – of the services offered by the Holder, like for example providers of the services of direct marketing and/or generally companies offering technical units to the provision of some service functions.
c) Institutions and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s required by law.
The personal data will be retained on servers located in the European Union, subject to the Holder’s faculty to transfer its location. The personal data can be transferred towards Countries belonging to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owards third party countries outside of the European Union, exclusively under the purposes stated in point 1.
In this case, we ensure that the transfer takes place in the accordance of the existing legislation and that an adequate level of protection for the data processing is guaranteed, based on an adequacy decision, on standard clauses defin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or Binding Corporate Rules.
5) Rights of the data subject
As subject concerned, is entitled to exercise its rights under the Article 7 of the Privacy Code, and Article 15 and ss. GDPR, and precisely can:
a) Obtain from the Holder, at any mom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existence of his personal data, its origin, the purposes and processing mode, and when available, to obtain access to the personal data and to the information under Article 15 of the GDPR;
b) Ask for the update, rectification, integration, cancellation, limitation of the data processing in the event that any 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under Article 18 of the GDPR is fulfilled, the anonymous transformation or the block off the personal data, processed infringed the law, including those in which it is not necessary the storage concerning the purposes the data has been gathered and processed for.
c) Oppose, totally or partly, for legitimate reasons, to the data processing, albeit relevant to the goal of the gathering and processing of the personal data for the purposes of commercial information or to send advertising material or of direct sale, i.e. the completion of market research 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Every user has also the right to withdraw his consent at any moment, without prejudice to the lawfulness of the data processing based on the consent given before the withdrawal.
d) Receive the personal data, submitted knowingly and actively through the enjoyment of the service, in a structured format, customary and machine readable, and transmit it to another holder of the processing without obstacles.
e) Lodge a complaint to the Responsible Authoriti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data in Italy.
6) Procedures for the right exercise
You will be able at any moment to exercise Your rights sending an e-mail to info@sinoeucenter.com
7) Holder, responsible and DPO
Not concerning the list specified under Article 37 of the UE Regulation 2016/679, considering also the indications of the guideline WP243, the person in charge for the data protection has not been designated.
中欧创新中心,与世界设计周网络、国际慢食协会、联想集团、中信
私人企业
中欧创新中心联网大中华区和亚洲与意大利及欧洲的企业,联合开发卓越的商业项目。 中心由专业经验丰富的中意成员组成,熟悉中意两国文化及商贸环境。我们与中意的专业团队共同为您提供商业、投资、行销、推广服务,高效地协助您在意大利和中国事业的拓展。我们启动配对平台服务于中资企业及意大利企业,促进双方对接业务,寻找最适合企业自身需求的合作机会, 加强更多企业间合作项目的展开。
中欧创新中心建立了未来加强双方合作的根基,尤其是在中国和意大利之间的设计创新领域将展开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奠定了务实合作的坚实基础。”
曾辉,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主任
“联结、交流、专业、创新”,是中欧创新中心给我的第一印象。在这些印象背后,对我而言,它更是一个“家”!是我们在米兰、在欧洲的一处温暖的归属地。从这里,我们和家人般的伙伴们一起开启全新的世界。
姚远, 副总经理 厦门国际设计周 —— 红点在中国 组委会
Via Giovanni Durando, 39, 20158, Milan, Italy
Monday – Friday
10.00 – 13.30
15.00 – 17.00
轻轨MXP. S1, S2, S3, S4, S12, S13( Milano Bovisa站)
ATM公交车92路直达 (Via Durando Via Cosenz站)
地铁M3号线
+39 02 2316 7824
更多信息请联系: info@sinoeucenter.com
如果您希望关注和获得更多有关中欧创新中心的展览和项目,请联系我们。
如果您是媒体单位,请发送相关信息到我们的媒体邮箱:
请注册下载我们的宣传资料和接受新闻稿和邀请函:
[contact-form-7 404 "Not Found"]
4月15日下午在米兰中欧创新中心,2015天猫设计猫米兰建站发布会成功举行。发布会宣布自2015年4月15日起,天猫设计猫米兰站正式落户中欧创新中心。天猫设计猫是201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联合天猫平台共同发布的创新项目,至今已有包括意大利鬼才设计师Stefano Giovannoni等200多位全球项级设计师相继入驻。作为品质天猫及全球化战略落地的重要合作伙伴,设计猫肩负着将全球优秀设计品带入中国并入驻天猫设计猫的重任。米兰8空间是天猫-设计猫继首尔、柏林、迪拜之后在海外的第四个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站点。
业内人士分析,天猫经过长期对设计品电商模式经验摸索,通过与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猫的持续战略合作,将帮助设计猫实现从设计创意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全链路打通,通过消费者与设计师互动再反哺新的设计创意,为全球设计师提供广阔的舞台,为“设计消费”行业打造商业闭环。
2016年6月25日里斯本国际手工艺博览会(FIA-LISBOA)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盛大开幕。“中国手工艺的创新与设计”主题展在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和公共文化司指导下,首次亮相博览会,搭建中欧手工艺设计与创新务实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里斯本国际手工艺博览会(International Fair Of Handicraft)自1988年起每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办,是伊比利亚半岛第一大以手工艺与多文化交流为主题的贸易展。博览会每年吸引全球四五十个国家、上千位手工艺人与设计师参展,超过十万名参观者与游客群聚一堂。博览会由葡萄牙官方旅游、文化部门与各国文化、旅游部门对接,旨在透过无形的地域与文化资源,如手工艺、美食、自然美景、文化特色、绿色旅游等,透过国际文化与贸易交流的机会,找出创新的商业机会。
“中国手工艺的创新与设计”主题展在全国甄选出了25家手工艺创新品牌和机构,包括金箔、绒花、缂丝、草编、札染、大漆、木艺、皮艺、银工等20多类传统手工艺,并透过工序、制程等分享,以及将老物件图片与创新产品进行对照等方式,吸引全球设计师和买家的关注。
中国拥有丰富精湛的传统工艺,但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工艺存在着生成危机。传统工艺振兴最重要的机制在于融入日常生活、找到市场机会,参与国际知名文化贸易展会是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
此次中国首度参加里斯本国际手工艺博览会,搭建了传统工艺融入当代国际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的桥梁,也搭建了中欧传统工艺交流、合作与交易的桥梁,有利于在国际文化市场打造和推广以传统工艺为核心的民族品牌,推动文创和贸易模式向更高品质、更可持续阶段的迈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首个海外分部在意大利成立。2016年6月6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简称UNESCO ICCSD-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reativ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于6月19日在罗马卡撒比诺农庄举办首次“绿色设计工作营”并正式向米兰中欧创新中心授牌成立意大利分部,这是ICCSD在海外推动的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也是该中心国际网络建设中的首个海外分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女士率领北京市科委代表团参与了当天的工作营活动,并向米兰中欧创新中心荣誉主席、意大利国会议员玛丽娜贝林格丽女士(Marina BERLINGHIERI)授牌。包括中国驻意大利使馆、米兰理工大学、米兰华夏集团、北京国际设计周以及欧洲推动绿色设计领域的代表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绿色设计工作营”由世界设计周网络国际执委、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孙群主持。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佛朗西斯科佐罗教授(Francesco ZURLO)围绕绿色设计基金、绿色设计联合实验室等课题发表了演讲,提出应该围绕产品、服务与传播,系统性地构建社会大众的绿色消费及生活方式。被称为“传统奢侈品叛逆者”的著名服饰设计师伊拉娅芬迪女士(Illaria FENDI)以及来自瑞士卢加诺创投基金董事长梅卢乔比利考内先生(Meluccio PIRICONE)分别就环保服饰品牌CARMINA CAMPUS、基于钠盐电池的家庭社区智能电网案例进行了项目分享。
由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以及王石、易小迪等企业家发起的“CHINA HOUSEVISION 理想家”成为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的年度主题,于5月底成功开展。2016年6月19日,受中国城市馆
及中欧创新中心邀请,HOUSE VISION发起人、总策展人原研哉先生到访中国城市馆,以“透视城市与产业未来”为主题,与来自建筑、设计、科技、人文领域的国际专家和产业及媒体代表,对社会和产业
革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展望。作为“CHINA HOUSE VISION 理想家”的总策展人,原研哉先生首先对中国城市馆的成功开幕表示祝贺。原研哉说,在社会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住宅”成
为一个极具激发性的话题。家作为每个人的栖息之所,是技术革新与社会演进作用于个人的媒介。人类面对的各种机遇和问题——互联网技术、全球化、老龄化、城市病、能源短缺、文化传承,都能折射于居住的空间和方式之上。我们希望将亚洲人的生活习惯与新的技术、新的建筑形式相结合,衍生出新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中国现在面临的全新局面很有可能会对世界住宅和社会发展史产生影响。此次中国城市馆联合策展人Michele Brunello先生在致辞中对原研哉先生面向亚洲居住未来的思考表示高度赞赏,“从‘理想家’项目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家们对研发的关注度正在日益提高。‘理想家’在中国一年多的研发成果呈现出建筑设计师们与服务、生产、制造业的合作伙伴,在思想及专业技能战略性合作背后的驱动力和巨大潜力。
”
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水城威尼斯隆重开幕。来自48个国家的建筑师和机构汇聚一堂,以“来自前线的报告”为主题,通过国家馆和平行展,共同探讨城市发展中的痛点以及让建筑回归服务大众的可能。今年是中国第二次同时以国家馆、城市馆双馆同台的方式亮相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总共有超过50位中国以及在中国参与项目的国际事务所参与了两个展馆的项目,加上外围丰富的论坛活动,中国参展规模又创历史新高。
中国城市馆“中国理想家”部分的策展人毕月、米迦勒向到访嘉宾介绍了理想家部分展览的相关情况。毕月说,此次在威尼斯双年展首次发布了展示13个建筑师与企业1+1的研发成果。这些事务所包括“混合单元”由张永和 × MUJI [自行车宅]、张轲 × MINI[胡同MINI家]、MAD × ROCA[微园林]、华黎 × 家居产业 [自在之家]、王昀 × 人工智能 [千手之家]五组理想家方案联合呈现。“非实体化空间”由Crossboundaries × 爱空间 [I-Living]、大舍 × 方所 [私物邸]两组理想家方案联合呈现。“乡村前沿”由张雷 × 阿那亚 [树屋]、梁井宇 × 农林木业[回宅]、NEXT Architects × 能源[呼吸宅]三组理想家方案联合呈现。“社区PLUS”由王辉(都市实践)×YOU+ [重叠共居]、青山周平 × 阳光100 [400盒子的社区城市]两组理想家方案联合呈现。
中欧时尚月是米兰华夏集团与义乌市政府合作的一个大项目,活动旨在将米兰时尚产业引入义乌产业转型之中,以先进的欧洲时尚理念引领产能的转变,使义乌产业顺利实现质的飞跃,从而使得义乌这个新丝路的起点焕发出勃勃生机。资深翻译石阳石和中欧创新中心主任傅家礼共同主持了发布会。
黄永跃副总领事首先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义乌的小商品现在已经全球闻名,一件件不显眼的小商品,在义乌人的手里能做成大市场,是令人惊奇的。义乌已不满足于只卖那些低端的商品了,要走出来,做那些高端的商品,而米兰华夏集团董事长周小燕内心充满了潜力,发展着自己的各项事业——旅店、酒庄、餐饮、时尚、设计等,这次她与义乌市签署的合作协议希望双方能取得成功,共同发展,事业蒸蒸日上。
义乌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邵国龙在致辞中表示,正像黄永跃副总领事这样的热心人士的支持,才使得我们义乌“买全球、卖全球”有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对所有关心支持义乌的朋友表示感谢。感谢周小燕董事长精心安排和热情接待,此次与华夏集团的合作我非常有信心。他向大家介绍了义乌发展概况,表示义乌现把触角伸向时尚领域,将与世界时尚之都米兰合作发展时尚产业,把欧洲的时尚风潮引到义乌。
米兰理工大学、“小姥爷”、嫣然天使基 金和北京设计周将携手促成国际亲子设计
节落地中国。2016年4月17日,在米兰中欧创新中心举行的北京国际设计周2016项目发布会上,世界设计周网络、国际亲子设计节、北京国际设计周、751国际设计节、嫣然天使基金、“小姥爷讲故事”和米兰理工大学等机构共同发布了国际亲子设计节项目,就成立国际亲子设计节联合工作委员会以及制定相关国家落地计划的工作达成了合作意向。
发布会专程邀请了世界首个亲子设计节机构的发起人卢卡福耶斯LUCA FOIS分享了亲子设计节的相关经验,并邀请米兰理工大学就亲子设计、玩具设计等话题进行了专业探讨。发布会上来自北京的“小姥爷讲故事”机构与意大利的华侨子女以及意大利小朋友开展了跨文化亲子互动活动,嫣然天使基金也分享了在中国开展亲子设计教育的相关实践经验。国际亲子设计节筹备委员会表示,将集合国际资源,力争尽早将国际亲子设计节落地中国。世界设计周网络主席IMAMURA表示,既全世界50多个城市共同参与的2016世界设计周峰会在米兰成功举办,以行业、产业为主题的设计节活动将陆续登陆各个城市的设计周并成为设计活动向行业纵深发展的一个潮流。
2018 WDW世界设计周城市网络于4月17日在意大利顶级设计殿堂米兰三年会博物馆举行年度峰会,来自全世界超过60多个城市的设计周(节)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超过20多个亚洲城市的代表参与了以“WDW ASIA”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北京和东京作为WDW ASIA板块的年度城市,联合策划了今年的主题展览“花开世界 合应自然”。
2018 WDW ASIA的主题展览由米兰三年会博物馆主办,北京国际设计周、东京设计周、中央美术学院协办,米兰中欧创新中心承办。展览第一部分是东京的“花开世界”《WORLD FLOWERS》,核心部分则是北京带来的呈现中国当代生活方式的主题展览“合应自然”。
米兰三年会主席,著名建筑师STEFANO BOERI对北京和东京合作呈现此次展览感到高兴,他说:“经济与文化快速成长的亚太地区,正成为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的新中心。”。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王昱东表示:“从2017年开始,遵循WDW的战略,WDW ASIA邀请超过20多个亚洲城市积极建设亚洲特色的设计内容和项目,努力构建超越文化差异、遵循共同价值的设计共同体。”
WDW ASIA邀请了日本当红的交互媒体艺术团体NAKED进行主题创作。NAKED曾创作过“东京艺术之都”(TOKYO ART CITY)和花(FLOWERS)等广受好评的作品。此次他们带来的“花开世界”(WORLD FLOWERS)项目,也是一件互动多媒体作品。以多媒体方式呈现的一本大书介绍WDW世界设计周网络的构成,讲述城市里的设计故事,展现设计城市的独特面貌。
由北京国际设计周带来的主题展——“合应自然”,由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北京2022冬奥会会徽和北京2022冬残奥会会徽设计者林存真教授负责策展。米兰是“合应自然2018年全球巡展”的第一站,之后该展览将前往墨西哥城。意大利国家广播电台RAI是此次展览的独家媒体合作伙伴,安莎社、意大利晚邮报,TVN等媒体也都对此次展览进行了特别报道。
展览从当代中国的视角和经验出发,探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合应自然”的可能性与方式。此次在米兰三年会博物馆参与展览的有杭海、贺阳、林存真、李迎军、刘小康、彭文辉、滕菲、杨明洁、仲松,共9位设计师,展出包括瓷器、家具、首饰在内的近百件设计作品。
林存真教授表示,本次展览的主题为“合应自然”,意在回归设计原点,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一种“自然人事,合契若神”的原型设计。“合应自然”展览提倡践行设计师责任,反对和去除过度设计,探讨对文化资源及高新科技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在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变的是设计形态,不变的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于2018年5月26日在威尼斯建筑大学特隆宫正式开幕。由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北京国际设计周公司、北京科意文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穿越中国——构建共同体”项目集综合展览、高峰论坛、学术工坊为一体,呈现当下中国城市进程乃至世界范围内城市研究课题的实践样本,开启全新的探讨。
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总策展主题为“自由空间”,聚焦建筑所承载的人文价值,推崇慷慨而体贴的空间。围绕这个主题,中国城市馆2018“穿越中国”展览提出“The Community构建共同体”的年度主题,由Beatrice Leanza及Michele Brunello联合策展。该展览主题及参展项目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公共的潜能”(Stavros Stavrides,城市公共资源),强调城市建设的参与性和包容性,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社会、文化和产业生态机制的构建。展览分为文教、消费、居住、休闲、工作、移动六大主题版块,将集中呈现20余个探索中国社区建设新形态的实践样本。展览将着重展现这些案例的发展过程及思索,鼓励人们反思考虑问题的方式,为当代城市的回应性治理和创新管理提供新颖的论述和实践方向。
CULTURE, LEARNING & CARE
文教
针对物理与社会意义上“地方性”的消退问题,“文教”主题下的项目展现了在中国地方城市及更偏远的地区进行社区营造、文化联结、以及根植于地方悠久传统的小规模生产的综合实验。这种建筑学与设计实践的实验主义回潮,表达了一种智者雄心:推崇工艺知识与民间智慧,探索业余主义、对传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后代分享这种共同体价值观。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消费
促使消费变革的显著因素之一就是农村改革突破人民公社制度后,商品粮产量大大提高,粮食变得唾手可得。而随着“良知消费”崛起,消费者逐渐渴望更为健康与有意义的消费和生活方式。这里以“慢村共建计划”为案例,探讨如何在以保护农业传统为重心的前提下,以“环境、人文、物产”为维度,以“原住民、原景观、原物产”为起点,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WORKING PARADIGMS
工作
自2010年以来,沿海城市中心的创客空间和孵化器呈现指数型增长。城市人口的职业不稳定性,更为灵活的工作习惯,大城市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也让千禧一代的生活方式产生变化。这部分项目主要表现对现有空间资源的改造,从而更好地服务城市常驻与流动人口,重新拉近流动人群与城市之间距离。
THE DOMESTIC SPHERE
居住
工业化与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为中国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使得大批人口涌入城市,极大刺激了城市住房需求。这部分项目是探索住房解决方案和经济适用房方面的长期实践案例,为地产行业创造新的可能性:通过“接入”现有城市的“主机系统”,而非大兴土木,营造共建共管的小微社区,改善城市内不同群体的生活条件。
LEISURE & PLAYTIME
休闲
城市居民购买力提高,家庭收入改善,多元化产品与服务大量涌入,极大促进了城市居民对品质生活的向往。国人对本地文化、定制体验、和更为灵活生活方式的推崇,促发了对以社交与共享为中心的新形式的休闲体验需求。这部分项目展示了一种生态型整体规划方案,其中体验、空间、规划相互交织,充分体现了对历史传承、材料、施工方法、美学的尊重。展出的三个案例分别位于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偏远的乡村、历史古区、城市中心,但它们均采用了“地方创生”的方法来调解快节奏数字消费与慢节奏线下人际交互之间的关系。
MOBILITY
移动
共享单车席卷中国城市已有两年时间,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性影响:催生了新的集体习惯和更环保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了城市规划策略。这一版块将呈现相数科技(DATAOJO)为共享单车摩拜设计的AI数据监控平台Magic Cube的数据可视化与互动分析。该平台包含一套监控和管理自行车表现及用户模式的数据收集系统,能监测到用户何时何地需要使用自行车、使用或损坏的情况,同时也能为改善城市规划提供相关信息流。
GUEST CITY – SUZHOU
主宾城市—苏州
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情感与记忆。老城区的更新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改造翻新,而是与历史的对话,在保留历史温度的同时,展示当代生活的审美与需求。
针对古城与人的和谐相处、永续发展,苏州主宾城市版块策展人吴文一以“园林之外”为题,在展览中呈现对苏州老城区里的五个院子,五家人,一条路为样本的研究,重新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这些日常生活正呈现出了一个古城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使它保持活力,使它能够薪火相传。
2018年6月13日上午,王伟中会见米兰市市长朱塞佩·萨拉,并共同见证深圳市与米兰市签署合作意向书。王伟中表示,在两国高层共同推动中意关系迈上新的更高水平的大背景下,深圳与米兰迎来加强合作的重大机遇。当前,深圳正着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包括创新创意设计在内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米兰是历史文化名城、欧洲经济重镇、世界时尚之都,是深圳学习借鉴的重要城市。两市都具有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未来发展有很多契合点,合作前景非常广阔。希望深化与米兰市在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人才交流培训、高端会展等领域更加务实的交流合作,为推动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纵深发展作出新贡献。萨拉表示,深圳是米兰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城市,两市发展互补性很强,希望双方积极落实合作协议,推动多领域合作取得更大成果。
13日下午,深圳“设计之都”推介会在米兰三年展博物馆大楼举行。王伟中和中国驻米兰总领事宋雪峰、米兰市副市长克里斯蒂娜·塔亚尼、意大利国会议员玛丽娜·贝林格丽以及来自意大利设计、企业、教育等领域的约150位嘉宾出席推介会。
王伟中在致辞时表示,深圳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高度重视打造“深圳设计”“深圳品牌”,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在人才培养、时尚设计、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米兰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日,第23届米兰手工艺博览会(Artigiano in Fiera,下文简称AF展会)在国际知名展馆Rho Fiera正式开幕,展览包括来自100个国家的3000个展商展位,150000种产品,展览面积共计340000平方米。北京国际设计周受主办方之邀,精选数家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牌远赴米兰参展这一国际盛会。
本届AF博览会的官方开幕式于当天中午12点在非洲主题馆内举行,AF展会主席Antonio Intiglietta,Fiera milano首席执行官Fabrizio Curci,AF展会指导委员会主席Maria Teresa Azzola及非洲代表等出席了开幕式。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昱东先生也受邀参加了开幕式,并与Antonio Intiglietta主席进行了概要会谈,就AF展会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下届合作以及未来的资源深度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米兰2018)主题展”也正式的拉开了帷幕。北京国际设计周与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园区、四川青神竹编产业园区以及转转会“手作之美品牌联盟”联手组展,甄选了:熙、金真纳莎、满竹里、善品生活、北川草编、鼎润、苗雨刺绣、云布瑶、满华、野雪女巫、face to face、触造、不染等10余家各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牌共同打造2018米兰手工艺博览会主题展区。
通过参展本次手工艺博览会,北京国际设计周以此类“文化走出去”的项目,继续开拓自身的资源平台优势,以设计的角度协力中国传统非遗、手工艺创新再设计、再精彩。
rbt
英语中苏州就是Soochow,而So在英文中是“非常”的意思,这次米兰中欧创新中心设计以沉浸式展览和苏州设计周主色调粉色,以及苏州极具城市代表风格粉墙黛瓦的灰色为主要元素。
展览荣获最具人气潮流奖。